首页

优美足恋网sm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01:29:11 作者: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如何?这份“成绩单”亮了 浏览量:84762

  |联播+|12月2日,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(广州)致贺信。

  今年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(广州)的主题为“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——扩大利益汇合点,构建命运共同体”。习主席在贺信中指出“读懂中国,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”,并提出“同各国携手努力,实现和平发展、互利合作、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”的殷切期望。

  自2013年起,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。十年来,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成功架起中外沟通之桥,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。

  习主席高度重视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,多次会见与会代表,向大会致辞、致贺信,通过不同形式向世界阐述中国的发展道路、改革开放、经济形势和对外政策等。

  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每届会议主题在“变”,为世界读懂中国、认识和理解中国道路打开不同的观察交流视角;“不变”的是,每届会议都能让世界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,这就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、全球发展的贡献者、国际秩序的维护者。

  2013年,首届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。2019年,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永久落址广州。从“读懂中国”到“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”,从“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——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”到“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——扩大利益汇合点,构建命运共同体”,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的主题日渐丰富、不断变化,宗旨是让外国朋友读懂中国、读懂中国共产党,也让中国人读懂世界。

  读懂中国,“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”

  第一、二届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,习主席均亲自会见与会国际嘉宾。交谈中,他都谈到了“中国梦”主题。

  谈到实现中国梦,习主席强调“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”,并进一步阐释“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后找到的正确道路”。

  谈到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,习主席表示“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”,并为此推本溯源,“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”。

  “我们从哪里来?我们走向何方?中国到了今天,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,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。”

  用历史的长镜头去端详今天,让世界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!

  读懂中国,“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”

  2021年12月1日至4日,围绕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“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——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”的主题,60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家、战略家、学者、企业家“云”聚广州,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,研讨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与全球治理的“中国智慧”。

  习主席在视频致辞中指出:“读懂今天的中国,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。”中国共产党将以史为鉴、开创未来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。

 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,世界可以真切领会到,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,也是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。习主席在致辞中的宣示再次表明,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、定盘星,也将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作出新的贡献。

  读懂中国,“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”

 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,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理论新范式,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。

  全球视野、中国特色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。中国历来主张“世界大同,天下一家”。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,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。

  在致2023年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(广州)的贺信中,习主席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主张——

  “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。”

  “我们坚定不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,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、新机遇。”

  “中国期待同各国携手努力,实现和平发展、互利合作、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。”

  从这些宏大主题之“变”中,世界看到新时代十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,看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力所能及的责任担当,看到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、促进共同发展,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。

  “和平”“发展”“开放”,这是习近平主席历次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相关活动的高频词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“不变”的使命:

  世界形势在变,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变

  “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”“积极推进建设相互尊重、公平正义、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”“弘扬和平、发展、公平、正义、民主、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”……通过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平台,习主席围绕中国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道路作出一系列重要阐释。

  走和平发展道路,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。面对“团结还是分裂?和平还是冲突?合作还是对抗?”的时代之问,习主席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坚定表示: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,牢记初心使命,坚持团结协作,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。

  发展环境在变,我们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变

  会见第二届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,谈到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习主席指出,“一带一路”是开放、包容的倡议,坚持共商、共建、共享原则。

  谈到中国改革发展前景时,习主席宣告,我们将继续深化各领域改革,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,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,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,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。

  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。致2023年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(广州)的贺信中,习主席重点重申了中国高水平开放举措——

  我们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,持续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,稳步扩大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制度型开放。

  挑战在变,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变

  “我们将继续抱着谦虚的态度,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,包容并蓄,走同其他国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。”习主席在首届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上如此阐述。

  时至今日,中国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,中国道路、中国方案、中国理念产生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。世界期待中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、构建国际新秩序中扮演关键角色、发出更多声音、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。

  从“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,更是贡献者”到“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、全球发展的贡献者、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”再到“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、促进全球共同发展、增进全人类福祉”……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,习主席都坚定表达了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的大国担当。

  (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)

【编辑:叶攀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神舟开启十八号 电源已历“三部曲”

北京3月14日电 (记者 陈康亮)中国A股14日(周四)遭遇调整,主要股指悉数下跌,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板块逆势走强。

黄河流域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背后

王受文表示,为此,商务部会同外交部、工信部、中国人民银行、海关总署还有其他部门一起出台了9个方面的措施。具体来说,涉及以下几个方面:

中国和新西兰举行第12次两军战略对话

天津11月16日电(刘越)“这也太牛了!”在天津市河北区幸福道商业街上的“春元织补改衣店”里,记者们有幸目睹了一场现实版的“天衣无缝”。

山东省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原党组书记许宗生接受审查调查

中国毽球协会主席、全国跳绳推广委员会主任杨善德,温州市体育局党组成员、二级调研员张文伟,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凯峰,全国跳绳推广委员会副主任陈阳辉,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陈磊,乐清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周经,全国跳绳推广委员会副秘书长蔡颖敏,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李银冬,浙江德依天文体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小乔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。

内蒙古八旬退伍兵义务看护烈士陵园13年

2024年4月19日是第15个联合国中文日。2010年,联合国将二十四节气中的“谷雨”确立为中文日,以纪念“中华文字始祖”仓颉造字的贡献。汉字在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,在文物中也留下了它演化的足迹。汉字承载着悠久的历史,记录着华夏大地上涓涓的智慧源流,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深刻的象征意义。走进文物中的汉字世界,探寻“刻骨铭心”的历史记忆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